close


7. 論達文西密碼
   作者:馬可

達文西密碼 (或作達芬奇密碼, The Da Vinci Code)一書前年在美國出版,故事奇情曲折,驚險刺激,引人入勝。出版後立刻成為暢銷書,高踞最暢銷小說排名榜上。據說此書已經出售六百多萬本,被翻譯成為四十種語言,中文版也已經出版,引起許多人對基督教的議論與懷疑(包括已經是基督徒的人士在內)。

雖然這本來就是一本小說,不是歷史事實。可是作者用“小說”形式作掩護(cover),利用一些確有的史實,如歐洲中古時的秘密組織“The Priory of Sion”(錫安修道院),“Opus Dei”(“神的工作”,是天主教教廷梵蒂岡承認的一個組織),以及一些名畫,建築物,歷史文獻等,來將“小說”整容,變成“歷史事實”;不但故事引人入勝,更使讀者“信以為真”。2003年十一月美國ABC電台訪問作者(Dan Brown),他說,他相信書中一切是有根有據的,並說如有人要他寫一本相關題目的“非小說”,他還是會用書中的資料。由於作者在書中和公開場合,表示書內的主題都是根據事實,而內容是針對基督教信仰與教義,這就值得關注和評論了。

其實,在此書之前,也有許多詆毀褻瀆基督的書籍或電影,如1988年的電影基督最後的試探(是根據1955年Nikis Kazantzakis 的原著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所拍攝的)。但這些書籍電影,一看就知是虛構小說,使人難以置信。但這本達文西密碼就不同,作者處處將虛構的“小說”情節與一些歷史事實混合,以至真假難分,藉著所謂“密件”,“密碼”,“秘密組織”,“神秘人物”來表示作者發掘出未為人知的特有“內幕真相”,道出了基督教的“陰謀論”,攻擊正統基督教的信仰(如基督的神性,基督的復活,聖經全部是神的話語,等等)。這是對正統基督教信仰可怕與惡毒的攻擊。


Dan Brown
作者但.布朗(Dan Brown)是美國的一個小說作家,這本達文西密碼,是他所寫的第四本小說。他原本是一個英文老師,在出版本書之前,藉藉無名。但自從去年三月間這“密碼”出版後,成為熱門小說,他的名聲大噪,可說是一時之間名成利就。將來拍成電影上映,其毒素影響更是深遠。

究竟作者本人的信仰如何?當記者問他是不是基督徒時,作者說“是”,但卻說﹕“基督徒的定義是因人而異的。有人以接受水禮為基督徒,有人以接受聖經為不可更改的歷史事實為基督徒…我認為我自己是許多宗教的學生(student of many religions)。我越多學習,問題越多。對我來說,屬靈的探討是一輩子繼續進行的事。”他也說,開始寫作此書時對書中的立論是“存疑”的,但繼續的研究與追求,他已經變成一個“信徒”了。由此可見作者是怎樣的一個“基督徒”?實質是“後現代主義”的信徒。從書中那些“陰陽合一”,“靈慾一致”,“性愛至上”,“相對真理”等立論就可見一斑。

本書以一離奇謀殺案開始。地點是世界著名的法國巴黎藝術博物館羅浮宮(Louvre) 。館長(Jacques Sauniere) 發現被謀殺,死在博物館最大的畫廊中。這畫廊有歷史名畫,包括達文西和其他名畫家的作品。從這離奇命案的現場來,引出一連串的調查和兇手的追蹤,以及許多“密碼線索”,引出書中的另一位角色,一位美國哈佛大學著名的宗教象徵專家(Religious symbologist) 羅伯蘭登 (Robert Langdone) ,和被殺的羅浮宮館長的女兒,一個受過訓練的解碼專家,名叫蘇菲(Sophie Neveu)來。

書中男女主角(Langdone與Sophie),一方面逃避警方追查以為他們是兇手,另一方面他們自己要追查這事件的真相。於是就引出所謂天主教的一個修道士(Silas) 一個秘密組織“Priory of Sion”(錫安修道院)的謀殺陰謀來。原來這陰謀是要追查和獲得是一個兩千年來保存的聖物﹕“聖杯”。(傳說是主耶穌設立聖餐時所用的杯子,後來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也被放在這杯子裏面。所以非常重要和有神力的聖物。)書中主角在逃亡中和追查“聖杯”的過程中,又有個特別人物出現,就是一個被封有爵位的英國人堤秉(Leigh Teabing)。他是宗教歷史學專家,專門研究和追尋“聖杯”的人。從這“專家”的口中,道說出一個歷代被天主教封殺的極大的秘密。就是“聖杯”不是一隻杯子,乃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她是耶穌的妻子。耶穌是人,不是神。耶穌被釘死時,抹大拉馬利亞懷著耶穌的女兒,藉著領耶穌身體去埋葬的財主亞利馬太的約瑟(太二:七57)的幫助,逃亡到法國,生下女兒,名叫撒拉(Sarah) ,成為法國梅羅文加(Merovingian)皇朝(約主後481-571年) 的祖先。

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與隱蔽的秘密,因為如果這秘密被揭發出來,基督教會就會完全垮臺。因此天主教一直都盡力掩蓋埋沒這秘密。後來法國梅羅文加皇朝被篡位後,皇朝的後人(就是耶穌血統的後人)仍繼續流存,並極力保存有關抹大拉馬利亞是耶穌妻子的秘密證明文件(一本“抹大拉日記”),記載她個人事跡與耶穌的關係。這些秘密,曾經埋葬在所羅門殿的地下,被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118年)的一隊稱為 “Knights Templar” “聖殿武士團”找到保存,也使這武士團變為非常有勢力。所以尋找“聖杯”其實是尋找抹大拉馬利亞事跡的密件,據說已經存放在她的墳墓石棺內。至於這“聖杯”秘密(抹大拉馬利亞的墳墓)何在,歷代都是由一個秘密組織 “Priory of Sion” 負責看守保護,等待適當時機才公開這曠世的秘密,並將耶穌的後人復辟,成為法國正統皇室,建立皇國,或甚至將神聖羅馬帝國復原。

本書作者說,這個“Priory of Sion”秘密組織是確有其事,實在存在的。原因是因為當秘密文件被“Knights Templar” “聖殿武士團”發現後,就有人成立這個秘密組織來保護這些秘密。這秘密組織的成員包括歷來許多知名人士,如牛頓(英國發明家1642-1727),雨果(法國詩人及作家1802-1885),以及達文西(義大利畫家,雕刻家1452-1519)等都是這組織的領導人物。並說達文西的名畫“最後晚餐”中有一個密碼,就是在耶穌右邊長髮的人,不是傳統認為的門徒約翰,其實是“抹大拉的馬利亞”云。


本書用小說的形式,煞有介事地所謂將千年來被封鎖的基督教“秘密”暴露出來。其中所謂主要“秘密”是:

耶穌與抹大拉馬利亞結婚,並有一個女兒。

耶穌沒有神性,完全是個人。歷代教會有關耶穌基督的教義都是虛假的。(原書
235頁,下同。)

主後325年的尼西亞大公會議( Council of Nicaea )才決定耶穌是神。書中說“直至那時,跟隨耶穌的門徒都認為耶穌只是一個人。”(233 頁)所以耶穌是神,乃是由尼西亞大公會議中投票決定的,而且贊成與反對票數很接近。

歷來聖經的版本很多,從來沒有一個固定的版本。在尼西亞大公會議是君士但丁大帝從八十多本福音書中指定現在的四福音。所以現在聖經中的“四福音”,其實不是完整的福音書。諾斯底(Gnostic Gospels) 福音書才有對耶穌的真正記述。

自從1099年來,Priory of Sion 是專門看守保護“聖杯秘密”的秘密組織。


闢論


一.有關耶穌結婚的問題

  A. 從來沒有任何歷史文獻清楚明白指出耶穌曾經結婚。歷代無論是保守派或自由派的聖經學者,都同意耶穌是獨身的。

   B. 假如耶穌真的有妻子,新約聖經必會照實記下來,不必忌諱。例如記載彼得已經結婚,因為記載他有“岳母”。(太八:14,可一:30;路四:38)。

   C. 書中的論點說,當時猶太社會,獨身是不為社會所接納的,尤其是耶穌是“拉比”(老師),獨身是違反猶太傳統的。事實是耶穌不是當時傳統的“拉比”,沒有當時猶太社會“拉比”的職分與位置,只是跟隨祂的人這樣稱呼祂。因此一些反對耶穌的法利賽人會問耶穌“憑甚麼權柄作這樣的事”(潔淨聖殿)(可一一:28)。可見耶穌不是當時猶太人承認的“拉比”。此外,耶穌教導有關天國的呼召時,門徒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唯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太一九:10,11)。可見耶穌並沒說人一定要結婚,也不一定要獨身。而且,當時社會中也有拉比獨身的例子。並提倡獨身事奉。況且,就算耶穌有妻子,對祂的救贖工作也不會有甚麼妨礙的地方。


二.有關抹大拉馬利亞

書中的主題幾乎是集中在“抹大拉馬利亞”身上。不但說她是耶穌的妻子,而且因為這個緣故而被歧視,迫害,埋沒,詆毀(說她是個妓女)等等傳言。並且藉此控告歷代教會重男輕女,否定性愛,作出不人道的教條等。其實在新約聖經中用馬利亞在名字的婦女一個有七個之多﹕1.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2. 伯大尼的馬利亞(姊姊馬大,弟弟拉撒路);3. 雅各的母親馬利亞;4. 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約一九:25);5. 馬可的母親馬利亞;6. 抹大拉馬利亞;7. 羅馬書保
羅提到的一個馬利亞(羅一六:6)。

有關抹大拉馬利亞在聖經中的記載。1.她是眾多跟隨主耶穌中門徒之一,曾有七個鬼從她身上被趕出來。(路八:1,2)2.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她與其他幾個婦女在場要服事耶穌。(太二七:55,56)3.她也是見證主耶穌復活幾個婦女中的一位。(太二八:一)4.在新約中一共有十一處提到抹大拉的馬利亞,都說她是跟隨主和愛主的一名婦女。在諾斯底非正典的次經和偽經中,雖然提到她,如書中所提出的“腓力福音”說“基督吻抹大拉馬利亞的嘴”但原文“督”與“嘴”字都因文件殘缺而不存在。只是作者的猜想。況且這些都是不可靠次經偽經,也沒有清楚說明她是耶穌的妻子。


三.有關耶穌的神性

耶穌的神性是否由尼西亞大公會議發明出來的呢?耶穌是否根本只是一個人,直到主後325年才變為神呢?絕對不是。保羅書信都是寫在主後50年至七十年間,有數不清的地方清楚明白說明耶穌是神。(腓二﹕6;西一﹕15-20)約翰,彼得的書信,也一樣說明耶穌是神。在主後325年之前,幾位當時的教父(如愛任紐,革利免,遊斯丁,特土良,俄利根等)也都宣稱耶穌是神。所以耶穌是神是從祂誕生就開始,不是等到主後325年由人投票選出來。這是事實,不容否定的。


四.真正福音書有多少

書中說原本有八十本福音書,卻被選了四本。這完全是信口開河的說法。根據 Darrell Bock 在他的著作 Breaking the Da Vinci Code 中,對此問題的評論:“這樣的說法,可以說是該書中最誤導讀者的一點。”(62頁)

 在所謂“Gnostic Gospels”中,其實只有五本所謂福音書,就是“真理福音”、“多馬福音”、“腓利福音”、“埃及人福音”和“馬利亞福音”。雖然哈佛教授Helmut Koester在他的著作中列出六十份聖經以外的文獻,但那些不是“福音書”。


五.達文西名畫的密碼

書中說達文西的名壁畫“最後晚餐”中在耶穌右邊的不是使徒約翰而是抹大拉馬利亞,表示達文西故意暗中倡導女權。書中也說,存放在羅浮宮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Mona Lisa) ,畫中人不是個女人,乃是達文西自己的“男扮女裝”,因為達文西是個同性戀的“陰陽人”。可是,這些名畫都經過歷來多少藝術歷史學的研究查考,完全沒有這樣的說法,都認為書中所說是無稽之談。


六.書中的秘密組織

記載的秘密組織 “Opus Dei” 。雖然有這個組織,但這組織是沒有“修道士”,不像書中所說的“西拉” “Silas” ,還是個奉組織命令的殺人兇手。

“Opus Dei” 是拉丁文“神的工作” 意思。是在1928年由一位西班牙的神父名叫 Josemaria Escriva 發起組成。並不是甚麼秘密謀殺的組織,主要是提高培養平信徒的靈命與事奉工作。不是甚麼神秘會社,而是被天主教教會所承認接納的。目前這組織差不多在世界各國都有分會,會員達八萬之多。在美國也有三千會員。

有關另一個書中的秘密組織 “Priory of Sion” (錫安修道院)雖確有此組織存在,但事實是不像書中所言。其實這組織是成立於1956 (不是書中所言1099),在法國註冊,是由一個反猶太主義的怪人發起,只有少數人參加。絕對不是書中所說甚麼看守保存“聖杯秘密”的組織。在1996年,該組織的原來領袖(Andre Bonhomme) 公開說明“Priory of Sion 已經不存在,更沒有參與任何政治活動。組織原來是由四名愛好開玩笑的人組成。”(Darrell L. Bock: Breaking the Da Vinci Code, p.185-186)


結論

有沒有耶穌結婚的證據?完全沒有。

是否耶穌的神性是在主後325年的尼西亞大公會議決定出來的?絕對不是。

是否除了四福音以外,還有八十本福音書沒有被包括在聖經內?完全是謊言。

是基督教有意傷害和貶低女人的地位嗎?毫無其事。

自達文西密碼(“達文西”另一翻譯為“達芬奇”)一書出版後,引起基督教護教人士的極大注意。據2004年六月份的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報道,已經有些基督徒因為閱讀和受此書的影響,不但信心搖動,還打算要離開教會。因此,立刻就有基督教人士對該書加以評論及批判的著作。筆者對此也非常關注,除將該書仔細閱讀之外,並閱讀多本駁斥該書的書籍和文章,寫下筆記,並在筆者所屬的教會夏令會(2004年)中,作專題論述,幫助信徒開解因該書引起的懷疑,以堅固原有對耶穌基督的信心與愛心。當時該書的中文譯本還未出版,所以中國信徒對此書還不大知道,沒有甚麼反應。現在據說該書的中文版已賣到“大行其道”,對信與不信的人造成負面的影響。因此,筆者將原來專題講述的資料,簡化成文,以供讀者參閱,以正視聽。由於篇幅關係,許多其他細節也就從略了,請讀者見諒。


本文資料除原著The Da Vinci Code外,取材下列參考書:
1. Art Lindsey: The Da Vinci Code—Decoded
2. Darrell L. Bock: Breaking the Da Vinci Code
3. James L. Garlow: Creaking Da Vince's Code
4. Erwin W. Lutzer: The Da Vince Deception

翼報
第7期(2005年2月)   


8. 審判「達文西密碼」! 宗教藝術人士齊聚痛批作者
    2005/02/20 10:51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達文西密碼」一書不僅在台熱賣70萬冊,更是在全球掀起一股風潮,不過書中將虛構的情節和歷史人物、史實結合在一起,卻讓羅馬天主教會的保守教士與一批藝術學家感到反感,日前這些對作者丹布朗質疑的人士,選擇在達文西的故鄉義大利佛羅倫斯對他進行「審判」。

這場模擬審判18日晚間展開,與會人士批評「達文西密碼」一書之中的謬誤之處,並且要澄清哪些情節是虛構,哪些是事實。當地達文西博物館館長韋卓西表示,他對於達文西被丹布朗歪曲與貶低感到痛心,尤其是書中宣稱「蒙娜麗莎」是依據達文西自己五官所繪製,更是大表不滿。

芬奇教區神父貝利尼則也說書中沒有對宗教靈性有所啟發,反而對天主教團體「主業會」有超過的神化描述。

會中提出了120多張畫作與文件,用來檢視書中失實之處,韋卓西表示這次的「審判」不僅已經引起學術界、藝術界的注意,許多民眾也希望參加會議一起討論書中有爭議的內容。

對於這次的模擬審判,「達文西密碼」一書作者丹布朗沒有對此有所回應,不過他在去年中接受媒體訪問時,就已經提過書中內容有真有假,書中主角雖是虛構的,不過內容中提到的建築、藝術與其中的秘密社會都是事實。


9. 批判「達文西密碼」
    作者:梁燕城

隨意炒作的「密碼」

最近美國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Da Vinci Code),用非常緊湊的情節,去傳揚一個對耶穌基督的解釋,引起很多爭論。該書的觀點,有點像中國的《水滸傳》之後,有人作《水滸後傳》,如今這位作者Dan Brown在新約聖經四福音記載的耶穌傳之後,另寫一本《耶穌八卦外傳》。

Dan Brown抄襲1982年Michael Baigent的著作《聖血,聖杯》(Holy Blood, Holy Grail)一書的觀點,將之改頭換面,用小說傳揚。我在十多年前已買來讀一讀,發覺此書表面像做學術研究,實質卻是隨意假設和隨意推論。此書對不懂文化學術的人有影響,但卻過不了內行人的學術檢証,故已公認為學術劣作。

其基本觀點認為,耶穌基督娶了抹大拉馬利亞(Mary Magdalene)為妻,且生了後代在法國,抹大拉馬利亞就是傳說中的聖杯,其後代則為其聖血傳統。天主教會運用政治勢力,在第四世紀壓制了抹大拉馬利亞的傳統,掩蓋了這觀點。《達
文西密碼》一書中,更謂義大利名畫家達文西,是耶穌的後代,利用其畫作《最後晚餐》,隱藏了這故事的密碼在其符號中。認為畫中的使徒約翰,其實是抹大拉馬利亞,其構圖形成一聖血的秘密符號。

有關《達文西密碼》一書的這種推論方式,我們也可以用同樣方式製造一個「光
緒皇統密碼」傳說:話說滿清未年,戍戊維新失敗後,光緒王被迫與心愛的珍妃分離,但當八國聯軍入北京前夕,慈禧太后勢力解體,光緒偷偷與珍妃再會面,同住幾天,之後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外逃,命人投珍妃於井中,但為珍妃的忠心宮女代其死去,珍妃自己在太監陪同下,乘亂逃出北京,沿途得開明派巡撫張之洞與李鴻章秘密保護,送到廣東新會,投奔忠於光緒的梁啟超家族。

原來珍妃已懷有光緒後代,在新會梁家的保護下,嬰孩出生後改姓梁,是清朝嫡系皇統。慈禧得知此事,派滿清大內高手要刺殺他。被廣東俠客黃飛鴻保護得存生命,其後辛亥革命爆發,民國成立,袁世凱怕他復辟,派特務找尋這皇統,但這皇統得孫中山在南方的勢力保護。其後日本則尋找此人到東北作溥儀的繼任人,故蔣介石派特務追殺之,這光緒後代即逃去香港,為英國政府保護,毛澤東革命時,解放軍快到香港,英國以不公開這皇統秘密,交換不取回香港。

改革開放後,有人研究出光緒皇統有兩位後裔匿藏在香港,一位是堅決革命派,要推翻任何建制,他的裝飾有一密碼,就是留長頭髮,即是光緒中「緒」字的意思,這位人物人稱「長毛」,名梁國雄,真名是愛新覺羅國雄。另一位後裔成為學者,寫了一些書,提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體悟靈性的澄淨光輝,是「光」字的密碼,這人名字叫梁燕城,燕子有各種緒毛,是「緒」字的密碼,且飛翔的燕子是古代的玄鳥,代表皇室,也是追求自由的象徵,為珍妃求自由的一個密碼。梁燕城原來是滿清的皇統。

以上這故事你信嗎?不外電視劇式的製造故事而已,只有笨蛋才信是真的。《達文西密碼》一書,就是同樣製造的故事,但又大言不慚地自稱為歷史可靠。

耶穌與抹大拉馬利亞

《達文西密碼》一書,所抄襲《聖血,聖杯》一書的觀點,原來的根據十分薄弱,除了新約聖經外,還有十多萬份早期基督教書信與文獻中,就只有兩份可能涉及耶穌與抹大拉馬利亞的關係。這兩份引文來自諾斯底派(Gnostic)所偽作的《腓力福音》(Gospel of Philip)六十三章三十二節至六十四章十節,及《馬利福音》(Gospel of Mary)十七章十節至十八章二十一節。

諾斯底派的偽福音書的多份文獻,主要來自1945年在埃及的咸美底(Nag Hammadi)沙漠的發現。歷史考據確定均是耶穌之後二百至三百年的著作,全屬後期偽作。根據當代學者所編譯的The Gnostic Bible(Boston and London, Shambhala, 2003),在其每卷書導論中,鑑定《腓力福音》寫於第三世紀,可能在敘利亞(p259),《馬利福音》則寫於第二世紀(p478)。故不可能是目擊証人之証言,卻為後來人冒用第一世紀門徒名字的偽作。

《達文西密碼》一書,借小說虛構的教授人物Teabing,引用這些公認的偽作,作為其新的耶穌生平理論之依據,自起始的方法論就建基於浮沙之上,純屬虛假。

況且再查這兩段諾斯底偽經的文字,原來也証明不了甚麼。《腓力福音》一段原
文,其古卷紙書殘缺不全,其正確翻譯如下:「抹大拉馬利亞□□的伙伴,□□
□她多於□□門徒,□□□吻她的□□」。這殘卷根本沒說明甚麼,不過主張馬利亞是耶穌妻子的人,在殘缺部份加上其主觀願望的名與語辭,變成「抹大拉馬利亞,耶穌的伙伴,耶穌愛她多於所有門徒,他常要吻她的嘴唇」。

通過這後來強加上去的補充,而後論証說「伙伴」一辭可以指妻子,吻嘴唇表明是夫婦關係。然而「伙伴」的原文是Koinonos,可以指妻子,也可指「姊妹」,「同伴」等,而希臘文專指妻子的是另一字:gyne。

至於「吻」的表現,在《腓力福音》五十八章三十四節到五十九章四章曾說明:「通過吻,可以產生完美的接納,基於這原因,我們都彼此親吻」。原來吻是中東人的禮儀,代表接納,在聖經中也有描述,並無表示與夫婦關係必然連繫。我本人在中東就多次被朋友擁抱和吻(都是滿面鬍子的大男人)。

另一段《馬利福音》的文獻,Levi對彼得說:「救主認識她(馬利亞)很深,所以祂愛她多於我們」。這段講的「愛」字,是及於眾門徒的愛,顯明指對門徒的那種愛,而對馬利亞的這種愛更多。完全不暗示有夫婦關係。

總結來說,這些偽書本身已無準確歷史性,而所引的兩段也無任何指示馬利亞是耶穌妻子,要由之去建立達文西密碼那種觀點,可說只能靠幻想與製造歷史來虛構出來。

古代文件與新約的可靠性

「達文西密碼」一書,借虛構的學者Teabing,論說早期教會有八十本福音書,只有四本被選為正典,並且是君士但丁大帝用政治勢力壓迫而除去其他福音書。這可說是公然欺騙。

根據1977年出版的The Nag Hammadi Library,共有四十五卷書,只有五本稱為福音書,就是「真理福音」,「多馬福音」,「腓力福音」,「埃及福音」及「馬利福音」。這幾本早已被鑑定為偽作。將之加上新約聖的四福音,加起來才九本,那來八十本之多呢?小說家不過用虛構的人物講欺騙的話吧了。

小說中的Teabing又論說,新約四福音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時,開尼西亞會議(公元325),才寫成正典,用政治力量消滅其他典籍,並投票決定了耶穌的神性,這講法亦是一隨意亂講的理論。

新約的四福音,早在尼西亞大會之前已存在,公元70年安提阿的伊那迪亞斯(Ignatius of Antioch)及羅馬主教革利免,他們的著作中均已引述了不少新約及福音書著作。

根達伯林普爵士(Sir David Dabrymple)的研究,歷史學己發現了十萬份以上的基督教抄卷和書信,年份為第一至第二世紀,其中引述了三萬二千多節新約,顯明四福音書早於尼西亞會議之前已寫成。

單是第二世紀大神學家俄利根(Origen),個人的著作就引述了一萬七千節經文。(參考Norman Geisler and william E. Nix,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Chicago: Moody Press, 1968)。

據達柏林普(Dabrymple)的研究結論,是整本新約聖經,除了十一節之外,都被古文件引述過,且可追溯到耶穌之後四十年的第一世紀時代。

又1740年,義大利歷史學家麥列多里(Ludorico Antonio Muratori)發現一份八世紀的正典抄本,今名為麥列多里抄本(Muratorian Canon)。其中提到「隱士牧
者」(Shepherd of Hermes)一文件剛寫好,及皮爾士一世(Pius I)剛當上主教,顯示這抄本的原寫作時期是第一世紀,比尼西亞會議早一百五十年以上。

在這抄本中,有部份殘缺,殘缺部份後記載:「第三本福音書是由路加所寫。」又云:「第四本福音書是約翰所寫,他是門徒之一」。

這第一世紀文獻顯示四福音書早已存在,並非君士但丁大帝在第四世紀為了政治原因而作出來。福音書作一份歷史文件,當是由目擊者寫下來,「達文西密碼」一書所用的諾斯底福音,不可同日而語。

約瑟夫的歷史記載

「達文西密碼」一書,嚐試通過耶穌之後二百至三百年的諾斯底派偽經,來否定新約聖經福音書的記載。這講法完全違背了已發現的歷史資料,特別是第一世紀至第三世紀的文件引述,顯明新約是遠早於諾斯底偽經之時代寫成。

劍橋大學著名學者羅賓遜(John A. T. Robinson),其成名是因主張新約是寫於耶穌之後一百年,沒有歷史可靠性。不料後來經深入研究後,改變了看法,主張新約寫於公元32年到64年,為歷史上極可靠的文件。他在1977年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指出學術界過去認為新約寫於較後期,只是基於「未考驗過的獨斷假設」。(參考Time 21 May, 1977, 及Reaging the New Testament,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76)

有關新約四福音書對耶穌的記載,有一同期重要的非基督教歷史文件為外証,就是公認為寫下正史的歷史學家約瑟夫(Flavis Josephus),他於公元93年印刷名
著「猶太古史」(Antiqnities of the Jews, Grand Rapids: Kregal Pub. 1960),其中的Book 18, Ch, 3, Sect 3. 描述了一段有關耶穌的記載,指出耶穌超乎一般的人,做了很多奇特的事,他是救主基督(彌賽亞),羅馬總督彼拉多把祂釘死在十字架,但第三天向那些愛他的人再顯現,如今信他的人均叫基督徒。

這段記載在學界稱為為Testimonium Flavianum,與新約四福音的記載完全吻合,似乎是這位在第一世紀目擊基督教興起的歷史家,根據當時所掌握的文獻,及目擊者的証言而寫成。

但約瑟夫是排斥基督教的猶太人,為何會記載耶穌的神蹟和復活呢?故此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一些學者如Schurer, Nrese, Norder, Zeitlin, Lewy, Juster及Eisler等,均認為此段可能是基督徒篡改和偽加上去的文字。這觀點漸成一個流行學說,成為後來以諾斯底偽經才是正本的觀點。

有關這流行觀點,原本是虛假,首先發現了阿拉作文版的「猶太古史」也有同一段引述,顯明這段不會是西方基督徒偽加的。

更重要的証據為1995年,著名學者G. J. Goldberg在The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Pseudepigrapha, 13(1995)p.59-77中,發表用最新的電腦資料庫Thesaurus Lingua Graecae(希臘文寶庫)研究,這是由Irvine 加州大學出版,將公元600年之前所有希臘文資料搜集,共七千三百萬字。將約瑟夫有關耶穌這記載的希臘文本,在這資料庫中尋找與之相對應的文本,如用字及字根形式,用辭的次序,用辭的位置,其意義與發音的特色,其信念與作者意向等。結果驚訝地發言,竟與新約路加福音二十四章19-27節相應一致,且只有這段能吻合。

可見路加所掌握的第一手目擊者資料,與約瑟夫一樣,來自原始的見証人。而奇怪的,這一段正是兩個人見到耶穌復活的目擊記載。資料傳寫者相信就是路加所記載的革流巴,他親自與復活的耶穌同行談話一段時間。其對話中綜述了耶穌一生的事蹟,而這段正是與約瑟夫的記載平行相通。路加在聖靈默示下,寫下這段資料,約瑟夫則在歷史家的考據下,確認而重述這段資料。這正可以肯定,路加福音是從第一手目擊証人的資料寫成,絕非待君士坦丁時代才作。

天情通訊


10. 梁燕城批判《達文西密碼》抄襲欺騙
      ~只能靠幻想與製造歷史虛構 混淆聖經真理

【香港訊】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長及創辦人梁燕城博士批判最近世界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Da Vinci Code)是一本隨意炒作的書。梁博士於三月廿六日,在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分享,他指出《達文西密碼》作者Dan Brown用非常緊湊的情節,去傳揚一個對耶穌基督的另類解釋,引起很多爭論。

 Dan Brown抄襲1982年Michael Baigent的著作《聖血,聖杯》(Holy Blood, Holy Grail)一書的觀點,將之改頭換面,用小說傳揚。梁博士發覺此書表面像做學術研究,實質卻是隨意假設和隨意推論。十多年前,學術界已公認此書為學術劣作。

《聖血,聖杯》基本觀點認為,耶穌基督娶了抹大拉馬利亞(Mary Magdalene)為妻,在《達文西密碼》一書中,指出義大利名畫家達文西(Da Vinci ),是耶穌的後代,利用畫作《最後晚餐》,隱藏了這故事的密碼在符號中。書中認為圖畫的使徒約翰,其實是抹大拉馬利亞,構圖形成聖血的秘密符號。

梁燕城說,《達文西密碼》一書,抄襲《聖血,聖杯》一書的觀點根據十分薄弱,除了新約聖經外,在十多萬份早期基督教書信與文獻,就只有兩份可能涉及耶穌與抹大拉馬利亞的關係。這兩份引文來自諾斯底派(Gnostic)所偽作的《腓力福音》(Gospel of Philip)六十三章三十二節至六十四章十節,及《馬利亞音》(Gospel of Mary)十七章十節至十八章二十一節。

諾斯底派的偽福音書的多份文獻,主要來自1945年在埃及的咸美底(Nag Hammadi)沙漠的發現。歷史考據確定均是耶穌之後二百至三百年的著作,全屬後期偽作。另一段《馬利福音》的文獻,Levi對彼得說:「救主認識她(馬利亞)很深,所以祂愛她多於我們」。這段講的「愛」字,是及於眾門徒的愛,顯明指對門徒的那種愛,而對馬利亞的這種愛更多,完全不暗示有夫婦關係。

梁燕城總結來說,這些偽書本身已無準確歷史性,而所引的兩段也無任何指示馬利亞是耶穌妻子,要由之去建立《達文西密碼》那種觀點,可說只能靠幻想與製造歷史來虛構出來。

《達文西密碼》一書,借虛構的學者Teabing,論說早期教會有八十本福音書,只有四本被選為正典,並且是君士坦丁大帝用政治勢力壓迫而除去其他福音書。這可說是公然欺騙。

根據1977年出版的The Nag Hamma-di Library,共有四十五卷書,只有五本稱為
福音書,就是「真理福音」,「多馬福音」,「腓力福音」,「埃及福音」及「馬利福音」。梁博士話這幾本早已被鑑定為偽作。將之加上新約聖經四福音,加起來才九本,那來八十本之多呢?小說家不過用虛構的人物講欺騙的話吧了。

新約的四福音,早在尼西亞大會之前已存在,公元70年安提阿的伊那迪亞斯(Ignatius of Antioch)及羅馬主教革利免,他們的著作中均已引述了不少新約及福音書著作。

根達伯林普爵士(Sir David Dabrymple)的研究,歷史學已發現了十萬份以上的基督教抄卷和書信,年份為第一至第二世紀,其中引述了三萬二千多節新約,顯明四福音書早於尼西亞會議之前已寫成。

 梁博士補充,歷史家約瑟夫(Flavis Josephus)是排斥基督教的猶太人,為何會記載耶穌的神蹟和復活呢?故此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一些學者如Schurer, Nrese, Norder, Zeitlin, Lewy, Juster及Eisler等,均認為此段可能是基督徒篡改和偽加上去的文字。這觀點漸成一個流行學說,成為後來以諾斯底偽經才是正本的觀點。

更重要的證據為1995年,著名學者G. J. Goldberg在The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Pseude-pigrapha, 13(1995)p.59-77中,發表用最新的電腦資料庫The-saurus Lingua Graecae(希臘文寶庫)研究,這是由Irvine 加州大學出版,將公元600年之前所有希臘文資料搜集,共七千三百萬字。將約瑟夫有關耶穌這記載的希臘文本,在這資料庫中尋找與之相對應的文本,如用字及字根形式,用辭的次序,用辭的位置,其意義與發音的特色,其信念與作者意向等。結果驚訝地發言,竟與新約路加福音二十四章19-27節相應一致,且只有這段能吻合。

梁博士強調,可見路加所掌握的第一手目擊者資料,與約瑟夫一樣,來自原始的見證人。而奇怪的,這一段正是兩個人見到耶穌復活的目擊記載。資料傳寫者相信就是路加所記載的革流巴,他親自與復活的耶穌同行談話一段時間。其對話中綜述了耶穌一生的事蹟,而這段正是與約瑟夫的記載平行相通。路加在聖靈默示下,寫下這段資料,約瑟夫則在歷史家的考據下,確認而重述這段資料。這正可以肯定,路加福音是從第一手目擊證人的資料寫成,絕非等到君士坦丁時代才作。

國度復興報


11. 反擊達文西密碼
      作者:閔泳珍
(本文Dr. Young-Jin Min乃韓國聖經公會現任總幹事)


今年在全球英語國家最暢銷的書就是《達文西密碼》,此書乃是由小說家丹布朗 (Dan Brown)著作而成。自從發行上市以來,該書至少已售出四百三十多萬本並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中高踞不下,同時也翻譯成各種不同語言,並在各國亦受到歡迎;時下的人們即使沒讀過也可能聽說過這本書。有些基督教國家甚至禁止進口或翻譯這本書;很顯然的,由於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說,所以不管是天主教或是新教的教會,都會把它當成危及基督信仰的一本書看待。

《達文西密碼》該小說的故事情節出奇地簡單:即是兩大族群世代以來的爭奪糾纏;負有保護歷史人物耶穌文史資料及聖杯重任的秘密組織 – 錫安會,和梵諦岡的效忠派主業會兩派人馬的互相追廝。情節重點在於錫安會將聖杯匿藏於一秘密地點,而主業會則不計一切方法,甚至不惜以謀殺的手段,都要得到該聖杯與其秘密。

聖杯是指耶穌在最後晚餐時,與門徒共飲葡萄酒的那個杯。但基於另一個傳說,有人認為亞利馬太的約瑟用那個杯子收集了耶穌被釘十字架上時所流的血,由於這樣的理由,聖杯亦稱為聖血;在過去的兩千年以來,歐洲大陸的基督徒傳說已找到聖杯背後所隱藏的秘密。總而言之,這本小說立基於一個認為聖杯(聖血)所指的是抹大拉的馬利亞或是耶穌的子嗣,也就是由耶穌的血脈和她的血脈的後代傳奇。

基督徒關心這本小說基於許多的原因。首先,該小說的作者蓄意歪曲新約聖經形成的歷史背景。第二,作者藉由書中主角的口傳達出,君士坦丁大帝在主後四世紀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時,意圖操作耶穌的文史資料並煙滅藏匿有關耶穌人性的許多證據。第三,作者大肆降低曾歷經許多教會謹慎檢視的新約聖經的地位;以提高較少經過檢視,甚至不值得檢驗的耶穌野史的地位,並以野史用來當作小說的情節主幹;如此挑釁的觀點可能會影響基督徒的信仰。

的確,早期的耶路撒冷教會和羅馬教會在基督教的一開始時,有關耶穌的傳統即有些許差異。耶路撒冷教會擁有大量的有關耶穌的歷史傳統,羅馬教會則致力於包括基督論和三一論的神學發展;而這些都逐漸成為被早期教會歷史所接受的事實。然而,問題在於這本小說是根據聖經以外的材料撰寫的,並關連到許多古地名,特別是以新約聖經的編纂者所反對的諾斯底文件編號43092;多馬福音書編號43093;其上說道,抹大拉的馬利亞自始即是耶穌的親密女性同伴。小說並引據在埃及漢馬地(Nag Hammadi)所發現的腓立比書內容,認為耶穌和抹大拉的馬利亞乃是伴侶,甚而親密到互相親嘴,引起門徒不悅;同時宣稱有關耶穌的人性史蹟乃秘密地由耶路撒冷教會保存著;但該腓立比書版本已被視為諾斯底學派的偽經。

該小說更甚而斷言:抹大拉的馬利亞實際上是耶穌的妻子,而迦拿的婚宴其實就是耶穌與她的婚禮,其中變水為酒的奇事就是由身為新郎的耶穌所行的奇蹟。在復活之後,身為耶穌妻子的抹大拉馬利亞,最先見到復活的耶穌(約20:11-18),並且興起成為早期教會與彼得分庭較量的女性領袖。但由於羅馬教會的神父們較喜男性神職人員,故將上述史實藏匿起來。當抹大拉馬利亞和她的跟隨者在教會政治的對抗中失利時,她走避埃及並生了耶穌的女兒,幾年之後遷徙到法國。從她的血脈建立了墨洛溫家族王朝(主後447-750)統治著法國,且由錫安會保衛著耶路撒冷教會的史料;而本小說作者就是著墨於這個故事來大書文章。這些情節其實只根據與耶穌時代相隔兩千年的現代作家Margaret Starbird 所寫的《拿著香膏瓶的女人》”The Woman with the Alabaster Jar” 一書。

小說終究是小說;並不能用小說來證明歷史的事實,小說的撰寫自有其目的;讀者閱讀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一書,若把它當作純小說般閱讀就不會有任何問題。問題的產生在於那些宣稱無法信任聖經紀錄的人,卻對偽經、外經或傳說的內容深信不疑。當我們閱讀這本小說時,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份文獻,不論是主後第四世紀之後的新約聖經正典,或是不受君士坦丁大帝影響的次經,甚或偽經;都不曾提及耶穌和抹大拉馬利亞的婚姻,或任何耶穌的兒子或女兒血脈的暗示。

其實令基督徒感到震驚的,不只是小說中所論及的耶穌和抹大拉馬利亞的婚姻,而是作者藉著書中人物一再告訴讀者,《新約聖經》竟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授意之下所改寫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君士坦丁大帝是第一個將基督教立為羅馬帝國國教的皇帝;回顧教會歷史,許多教會的重要文獻都是在他統治任內召集彙整的。在主後325年,他所召集的第一次基督教大公會議就是在尼西亞舉行。在此尼西亞大公會議裡,有關三一論,即聖父、聖子、聖靈合稱為一位神的教義即形成;在此耶穌的神性被強調,相對的,耶穌的人性似乎比較不受重視。強調耶穌人性的亞流派(Arius)則被認為是異端。還有新約的二十七卷書的地位也是在此時奠定。

在小說中,君士坦丁大帝立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並非出於自身的信仰,而是為了他的政治野心。他揉合了三個宗教,太陽教,拜火教(亦為太陽教的一種),和基督教(稱呼為羅馬天主教會);稱之為太陽無敵教或是混和教,並如同救世主般的治理。小說中還提及君士坦丁大帝銷毀了與他的宗教原則,或與新約聖經相違背的紀錄來扭曲早期基督教歷史。除此之外,小說還宣稱君士坦丁大帝認為耶穌是一個失敗的彌賽亞,而自己才是統一宗教並羅馬帝國的真正救世主。以小說的論點,基督教的真正創立者並非第一世紀的耶穌,乃是第四世紀的君士坦丁大帝。因此,根據丹布朗的小說「達文西密碼」,今日的基督徒並非信仰歷史上的耶穌,而是君士坦丁立的基督教。

之前在埃及已挖掘出可追溯至第二 - 三世紀時期,以蒲草紙片寫成的許多新約文獻,該文獻並沒有受到君士坦丁大帝的影響。目前有116片的紙片已發表在學術界上,而這些資料業已排除新約聖經在第四世紀後遭到君士坦丁大帝竄改的可能性。

希臘聖經有五千五百份的手抄本,由於每一本手抄本都有稍許的差異,以致於沒有任何兩份抄本是完全一模一樣的。然而如此的差異並非如傳說的君士坦丁大帝般的竄改經文,而大部分是由於在抄寫的複製過程中無心造成的人為疏失。當然,由於讀本有許多版本,也的確難以判斷出哪份才是原始文獻;然而藉著新興起的新約聖經經文批判學,學者已經藉著比對審視這些手抄本來發現最接近原始資料的經文。

若比對在君士坦丁大帝之前,與第四~五世紀君士坦丁大帝統治其間,和第九~十一世紀君士坦丁大帝統治之後的蒲草紙片,即可發現這三個時期所寫下的蒲草紙片內容並無太明顯的差異。在過去兩百多年間來,以科學的方法檢驗聖經手抄本和經文的結果顯示出,新約聖經的經文在傳遞過程中的確無誤。既使在謄寫時有些微疏失,神的話語已經被正確的傳遞下來。由此我們可以結論道,在君士坦丁大帝時期重寫新約聖經,或是大帝命人更改現存的新約文獻等說法都無法成立。而許多在謄寫過程造成的錯誤已經在經文校勘中更正,並且已在全世界以二千種以上的不同語言使用。

有史以來的教會皆就從這現存的許多文獻資料,以神學態度鑒別謄寫的訛誤加以更正後,再傳遞真實無誤的新約聖經給世人。然而,如果我們可以用學者般嚴謹挑剔的觀點來研讀基督教聖經,那麼不僅可以建立自己對聖經的認識,也能夠面對別人對基督教的挑戰,來維護我們的信仰。這也是為何我借用路加福音書作者的話語,再次告訴你們 —

「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路 一:1)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啊,我從頭仔細查考《達文西密碼》一書,並在此向你解述這本小說內容,目的就是讓你知道你所學的道,真是全然正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rrain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